默认冷灰
24号文字
方正启体

第108章

作者:司空诺诺子字数:3351更新时间:2025-08-20 09:51:50
  青色养人,王延邑穿上也多了几分清隽气。
  李自安将视线转到易殊身上, 不知想到什么,眸光暗了两分,却又勾起唇角温和笑道:“是我招待不周,巾帽局尚有新裁的各式衣裳,晚些叫追云送过来。”
  王延邑一边道谢,一边挠着脑袋点头称好。以前见阿殊同太子殿下说话下棋,怎么样都觉得正常,但如今得知他们的关系,怎么看怎么奇怪。
  为了缓解这有些诡异的氛围,他像个东道主一般揽过易殊的肩,招呼着李自安入座:“殿下请坐,殿下请坐。”
  两人甫一坐下,王延邑便学着阿殊平日里的样子给他们奉了茶,虽然这茶是易殊先前得空沏的。王延邑抬了抬下巴,像是发号施令一般:“喝茶喝茶。”
  简直比溪园的主人还要像主人。
  李自安接过茶水,浅抿一口才出声:“凤阳宫那边已经妥当,夜里直接过去便行。”
  “多谢殿下,”虽然在意料之中,但表面的感谢还是要有的,王延邑颔了颔首,“听说殿下差人寻了林家人?”
  提及此事,李自安神色也多了几分认真:“我此番前来正是为此。林家已许诺伸出援手,等定川到了惠州,若是遇上什么棘手的事,便去当地的水生当铺找一个刘姓的掌柜,他会尽全力替你摆平的。”
  “林家真答应了?”易殊挑了挑细眉,脸上的讶然不加掩饰,毕竟传闻在前,谁都觉得林家对李氏一族积怨已久。
  王延邑相比起来都要淡定许多,接过话头道:“毕竟血浓于水嘛。”
  “但是怎么这么快?”易殊抬眼望向李自安,神色认真。早晨殿下同他说完,才向林家写信送去,这刚傍晚,对方便给出了回应。
  李自安知道自家倾之心思细腻,于是温声补充道:“西夏离国等地广人稀的国家,多数会特训鸟类,利用它们的归巢本性传信,速度极快。今日的回信,他们便是让青鸟送过来的。”
  “真的假的?”王延邑探出头,满脸好奇,“若真这么好用,怎么咱大圌没设立相关机构?”
  易殊将手中的卷轴放在一边,若有所思地抬起头来:“这倒是略有耳闻。”
  像西夏和离国多草原多荒漠,各个部族又相隔甚远,联系起来很不方便,再加上常常需要因畜牧迁徙走动,一旦王汗要集结各个势力,靠人力传讯是很麻烦的。
  而他们训鸟很有一手,或通过特殊气味,或通过特定的旗帜,总能将简讯传达到各部。
  但由于这些信息或与他们的内部政务有关,所以这项技巧并不向外邦人传授。
  且在大圌看来,鸟类在半路死亡的风险太大,天气,地势,食物,缺一不可,一旦机密泄露,后果不堪设想。相比之下,还是人力传讯最能保证安全。
  但只要鸟不死,那速度可是快上十几倍,而林家与各国商人交好,趁机也向他们讨教了训鸟的方法,利益在前,那些异邦商人也不会不答应。如今各地的商信一日之内便可通过林家训练的青鸟传回到主家中。
  李自安笑着补充道:“虽然青鸟只认林家人,但两地均有他们的青鸟站,我们到时可以通过他们联系彼此。”
  送亲队伍会比平常的行队走得慢些,从汴京到惠州需要十日左右。若是王延邑在惠州遇见什么突发情况,就算是快马加鞭八百里加急送信过来也要七八日。再等汴京城中的人想出解决办法再回信过去,只怕黄花菜都凉了。
  王延邑一听又惊又喜,连连赞叹道:“不愧是太子殿下,不愧是阿殊的贤内……”
  “咳……”易殊霎时便听出王延邑要说什么,将王延邑杯中的茶斟满推了过去,面不改色地道,“饮茶。”
  随即将视线转向了李自安,声音温和:“殿下政务繁忙,若还有公务大可随意离开,这里有我。”
  太子殿下的确还有些其他适宜,也只是趁着晚膳这个空档在溪园待上一盏茶的时间,又嘱咐两句便起身告别了。
  -
  戌时一刻,夜色寂寥,天上星辰稀疏,好在月光皎皎,照得清地上的小道。
  太子殿下派人打点了看门守卫,来人可以趁着交接的空档潜入凤阳宫。不过昭宁尚且不知今晚会有故人来访,若是她不愿意出门相见,王延邑也只能在门外吹凉风自说自话。
  为免引人注目,两人并未乘车。易殊望着灯火通明的凤阳宫,不自觉地皱起了眉。
  倒不是哪里出了问题,凤阳宫一切都好。两国都十足十地重视这趟联姻,整个宫殿的装潢无比的华贵,比整个星河还要璀璨。
  连廊上的宫灯贴满了金箔,长长的红绸从梁上垂下来,连宫殿的地板都要每日洒扫三次。
  昭宁当然值得一切最好的,但前提是心甘情愿。
  王延邑没说话,只是拍了拍易殊的肩膀,便要动身。
  不料却被人拽了一把,易殊站在墙根的阴影中,看不清楚神色,只是低声道:“一切小心,别让她为难。”
  王延邑觉得好笑,扯了扯嘴角:“我怎会为难她,放心,会一切顺利的。”
  易殊轻声“嗯”了一声便松了手,任凭王延邑借着月色潜入了那道朱红色的大门。
  原本二人说好,易殊回溪园等王延邑,但人都已经到了凤阳宫附近,倒是不想回去等了。
  躲过几寻巡卫,又望天上的云忽而遮住月光,忽而化作云烟散去。
  约莫过了半个时辰,终于在一个小宫女支开守卫后,从里钻出一道鬼鬼祟祟的身影。
  易殊忙拉过人避开从西边来的一行巡卫,王延邑抬眼望他,倒也没问出你怎么还在这里的废话,毕竟阿殊总是有很多放不下。
  宫里头到处都是侍卫巡视,即使有很多话想问,易殊还是等到了溪园才开口:“结果怎样,昭宁同意了么?”
  王延邑有些苦恼地叹了一口气,刚欲开口说话,又被易殊一把打断:“没成功你们还聊这么长时间?”
  “想骗骗你,看你方才紧张了一路,”王延邑见易殊看破了,也就没再装下去,恢复成嬉皮笑脸的模样,道,“她原是不想见我,约莫是觉得风险太大,后来听我讲了半天,总算是开门让我进去坐着说。”
  虽然心中尚有疑虑,但易殊也跟着松了一口气,随即察觉到了什么,好看的眉头拧了起来,他望着王延邑问道:“你身上怎么有酒气?”
  “你鼻子还真尖,”王延邑解决心头这桩大事,整个也放松下来,头懒洋洋地往后仰,鼻音有些重,“昭宁说晚上喝茶不好,正好逢喜事,便请我吃半盏酒。”
  “都什么时候了,你怎可饮酒误事。”易殊语气有些不满,但也清楚王延邑并非贪杯之人。
  果然,王延邑下一瞬解释道:“别生气嘛,只是昭宁觉得不知道怎样感谢我,左右我又不是你家殿下一杯倒,就算再来半壶也不会醉的。你看我现在不是好好的嘛,反正今夜也没别的事情要忙,不会误事的。”
  话说得也在理,现下确实没别的事做,更何况昭宁肯点头,几人心中皆是放下一块大石头,就当是饮成功酒罢了。于是易殊摆手作罢,无奈地敲了敲对方的头:“幸好没耽误事。”
  王延邑笑嘻嘻的起身,没有半点摇摇晃晃,他走了一道直线,回头笑道:“你看,我这不是好好的吗。很晚了,那我先去休息,明日在将此事告知李禛。”
  “你明日便出宫?”易殊的指尖轻轻点在案上,上面摆着他傍晚放的卷轴,是李禛提供给王延邑的惠州地形图。
  王延邑点了点头道:“我明日早些起来,近日出入宫门查得愈发严苛,我趁宫人早上头脑尚不是十分清醒的时候出去,免得惹上麻烦。等我见了李禛便立即出发前往惠州,你现在身份紧张,又查得严,别送我了。”
  的确,离公主送亲的日子越近,宫里的各个部门是越发地严阵以待,易殊的出行多了许多限制,确实走不开身。心中稍稍有些遗憾,但很快他便打起精神,冲着那道直挺挺站着的身影认真道:“别的话往日说得够多了,如今只有一句,祝你一路顺风。”
  “好,要是汴京出了什么岔子,你也要立即写信告诉我,”王延邑挑着眉应下了这个祝愿,又得意地笑道,“统共一个月左右,阿殊,等我凯旋归来。”
  他神采飞扬,亦如当年十七八岁,剑指苍穹。
  第102章 听雨
  正月二十三, 廊下听雨。
  一青袍人影独自坐在竹林深处的亭中,身旁炉上的茶壶咕噜咕噜冒着热气,与清脆的雨声合奏。
  雨幕中缓缓走入一道芝兰玉树的身影, 没压着脚步声, 但亭中人并没有回眸。
  待那人收了伞放在柱子边,这才走近亭中人,将臂弯上搭着的鹤氅披在那略显寂寥的背影上。
  李自安弯腰将对方的系绳系紧,又伸手拢了拢大氅, 温声道:“听说你一大早便过来听雨, 怎么下朝了还在?”
  易殊抬眸望向自家殿下近在咫尺的容颜,这才意识到自己方才失神到没来及迎人, 刚想说自己来便好 , 李自安已经收回手,在他身旁落了座。
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