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认冷灰
24号文字
方正启体

第371章

作者:假酒喝了头疼字数:3273更新时间:2025-10-07 10:01:26
  不论是兵力,还是资源,他们都已经超过大盛。
  他带了十几万大军进京,除非其他边防军都不管不顾冲入进城,否则现在的大盛没有任何的胜算了。
  城墙上的兵将不肯开门,只道大皇子如今是嫡子,已经登基。
  还劝君秋澜投降,给他一片富庶的封地。
  君秋澜摇摇头,直接挥了挥手。
  火.炮已经架上了。
  京城的城墙,见识了历史的变迁,拥有历史沉淀下来的厚重感。
  说真的,如果不是城楼上的兵将不肯投降,他是真不愿意毁坏这堵城墙。
  以后改革发展好了,圈起来当景区,这多赚钱。
  咳咳,想多了。
  故技重施。
  霍潋已经安排下去了,全方位环绕的音响,还有颜景赞助的数架无人机。
  既然要打仗,还要降低伤亡,那就只有这样的碾压式了。
  循环播放了两个时辰,城楼上的兵将已经站不稳了。
  城内的百姓全都行色匆匆往家里赶去。
  那神器的声音里说了,他们不伤及无辜百姓,只是暂时接管京城,从此,这天下就是百姓的天下。
  但如果没能回家,还在街上游荡,一律当成乱军处置。
  谁当皇帝,谁做这天下的主,百姓们其实并不算太关心。
  只要不是暴君,他们的日子该怎么过就怎么过。
  这仗也打了这么久了,京城的百姓也有许多听到了风声,有去处的,早就已经收拾家当离开了。
  剩下的,要么是不相信有人能颠覆一个王朝,要么是觉得京城能守得住。
  不管是什么情况,君秋澜今日都到这里了。
  两个时辰过去,君秋澜也能想象城内的情况,以及宫里的情况。
  宫里,两位太后确实已经急得站不住了。
  还有守在宫里的大臣,“娘娘,不如我们也先撤离吧,留得青山在,不怕没柴烧啊。”
  所有人都知道,今日是必输的局势了。
  可是君秋澜没有给他们逃跑的时间,看着宣传的时间差不多了,火.炮点燃。
  总共两发,一发打在了城墙上,主将当场被炸得四分五裂。
  震慑了想要反击的其他士兵。
  另一发,直接打在了城门上。
  厚重的城门,摇摇欲坠。
  音响里的声音又换了,“放下武器,立即投降,新华夏将是你们的新家园,反抗者,格杀勿论。”
  拿着盾牌的士兵已经挺.进向前了。
  投石机阵营随时准备着,但凡有人要放箭,就是一发火.炮打过去。
  先前的两发,已经让兵将们吓破胆了。
  他们都是京城的守城兵将,根本就没有经历过真正的战争,更别说还是如今这般碾压式的战争了。
  无人敢放箭,除了几个有官职的将领。
  这都用不上火.炮,他们改良过的弓箭,弓箭手们个个都成了百步穿杨的神射手。
  城门彻底破开。
  将士们进城,势如破竹。
  进城之后,还有一番的厮杀。
  总有人是不愿意投降的,可他们的武器装备,就已经差了一大截。
  他们自己觉得锋利的长刀,在新华夏军的长刀面前就跟泥巴似的。
  削铁如泥。
  君秋澜和霍潋顺利进京,只带了一万精兵杀进了宫里。
  不,还有黄粱的三千御林军。
  黄粱的心情也很复杂。
  陛下留给他的密诏,真的就如同他的名字一般,是黄粱一梦。
  如今的形势,没有任何人能阻挡君秋澜的脚步了。
  他也听了君秋澜他们的思想政策。
  是一个很美好的未来。
  这段时间,他手里的密诏,也如同烫手的山芋。
  今天进了城,进了宫,都没用君秋澜他们的人手出马。
  黄粱已经带人荡平了前方的道路。
  宫女,太监,见到黄粱和他手里的圣旨以及令牌,自然没有人愿意反抗。
  他们是宫里最底层的存在了,何必白白断送自己的性命?
  反正他们都是伺候人的,以后也只是换个主子罢了。
  宫里资历比较老的,那就跪得更快了,太子殿下为人良善,定然是不会为难他们的。
  金銮殿,还有几个老臣静坐着。
  皇后,贵妃,大皇子,已经逃了,但他们也逃不出皇宫。
  霍潋已经派人去追了。
  黄粱落后半步,跟在君秋澜的身后。
  君秋澜看着这些老臣,基本上都是熟悉的面孔,官做得如何,他离开太久,也不算了解,但为人倒是有些迂腐。
  他大概可以理解这些老臣留在这里的原因。
  是他们的风骨,也是他们思想的腐烂。
  君秋澜:“诸位大臣起来吧,我不欲为难大家,请大家先行回家,日后如何安排,且再讨论。”
  有人睁开眼,“君秋澜,你这是谋朝篡位。”
  又有人指着黄粱唾骂:“你本该是陛下的心腹,为何如今助纣为虐?你可对得起陛下的信任?”
  黄粱没说话,以保护的姿态站在君秋澜身旁。
  君秋澜轻笑了一声,“谋朝篡位?诸位还不曾见过陛下留给我的传位诏书吗?”
  黄粱此刻也开了口,“臣这里也有一道密旨,若登基的不是七皇子,便迎太子殿下进宫。”
  他将诏书拿了出来。
  底下的御林军展开,一一送到那些老臣的面前,让他们看个清楚。
  君秋澜并不意外。
  其中一个老臣看过之后,也冷哼了一声,“上面说得很清楚,是要让君秋澜登基,可他们如今在民间宣扬的思想,简直是大逆不道,这并不符合旨意,老臣宁死不屈。”
  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。
  在座的,都是所谓的士大夫。
  而君秋澜他们宣传的思想,第一个击破的就是皇权,第二个就是他们这样的士大夫。
  君秋澜真的没忍住笑了。
  要是这些老臣坐在这里,是为了什么忠君之义,他还能敬佩三分。
  但结果是为了自己和家族的地位。
  君秋澜简直是话都懒得说了,“劳烦黄统领将这些大人都带下去,在没安排好之前,让他们在宫里住一段时间吧。”
  “你这是要软禁我们。”
  其中一个人坐不住了,“君秋澜,你胆敢如此,就不担心我们汝阳世家……”
  君秋澜直接抬手打断,“不管你是什么世家,你什么来历,以后都只是普通老百姓,想要做官,先通过考核再说。”
  黄粱欲言又止了一会儿,最终还是派人去把这些老臣都给拖了下去。
  想要再说话的老臣,全都被捂了嘴。
  大殿之上,只剩了君秋澜和颜景二人。
  君秋澜看着上方金灿灿的龙椅,心中亦是万分感慨。
  “小的时候,我被封为太子,时常便会有人同我将,这龙椅不是那么好坐的,它事关天下百姓的安宁,规劝我要做个好皇帝。”
  可是,到如今才看清。
  不论做多好的皇帝,一生之中有多么值得铭记的政绩与荣耀,于百姓而言,也不过只是一句:现在这皇帝还不错。
  真正要让百姓过上好日子,就只有推翻这龙椅,让百姓们自己当家作主。
  颜景捏了捏他的手心,“你现在做到了。”
  君秋澜抿唇,笑着摇了摇头,“还差得远呢。”
  他们现在也只是初步把政权捏在了手里,其实他们的步子还是跨得太大了一些。
  疆土尽在他们麾下,可是还缺乏能管理这些城镇州府的人才。
  如果不能完全将他们的思想融会贯通,把这样的官员安排到岗位上去,那就与从前没有什么区别。
  颜景:“慢慢来吧,总归,我们革.命的第一步,算是成功了。”
  君秋澜颔首,“原本觉得走到这里之后,我能轻松一些了,现在想想,这其实只是一个开始。”
  颜景忍俊不禁:“别担心,别忘了,我们还有外援。”
  “你是指……”
  颜景点点头,“我之前就考虑到这个问题。”
  之前他们拿下那些州府,留下的人手就不太充足,恨不得是把一个人掰成两半来使用。
  所以颜景也跟那边提议过了,派几个会做思想教育的过来。
  当然了,颜景考虑得很周到,过来的人,不能暴露自己的来历,得要伪装成他们‘自己人’。
  穿古装,学古语,把先进的思想带过来。
  君秋澜:“如此也好,我们之前都是自己摸索,其实未必对管理员的思想了解得那么透彻,有专业人士过来,我也跟着去上上课。”
  颜景忍俊不禁,又道:“还有另外一个办法,能补充我们的人手。”
  那就是将士转业。
  等到收服所有州府之后,也用不上这么多的兵将了。
  除了几个边防可每个州府的固定驻军,其他的都可以衣锦还乡了。
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